
產品分類
更新時間:2025-11-05
瀏覽次數:79一. 背 景
"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,要把碳達峰、碳中和 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,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,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、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。"
在 “雙碳” 戰略指引下,園區正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深度融合。通過實時、互動的全鏈路信息感知與處理,構建起能提供智能化管理、高效運營及方位服務的數字環境,覆蓋生產與生活場景。

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,同時也帶來碳排放的增加。我國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、工業、交通、建筑、農業五大 部門,其中能源和工業部門碳排放占比超過80%。伴隨著“企業入園”的趨勢,國內大部分企業,尤其是生產制造企業大多都落戶于各類工業園區和開發區,工業園區承擔了密集的工業生產活動。根據國際能源署和清 華大學環境學院相關研究數據,2015年中國工業園區碳排放占到全國的31%,并呈現持續攀升的勢頭,工業園區的減排已刻不容緩。能源、工業的碳排放生產活動主要發生在各種類型的工業園區,針對能源和 生產流程的綠色化改造應用場景廣闊,工業園區成為落實我國精準減排貫徹落實“雙碳”戰略目標的關鍵落腳點。

圍繞 “碳中和” 核心目標,園區以四大關鍵路徑推進實踐:推動產業低碳化轉型、加速能源綠色化替代、實現設施集聚化共享、促進資源循環化利用,并依托智慧化手段精準管控碳要素。同時,綜合運用節能、減排、固碳、碳匯等多元技術,最終達成園區內部碳排放與吸收的動態平衡,實現 “生產、生態、生活” 三生深度融合。作為先進要素集聚、創新活力迸發的核心載體,各類園區是 “雙碳” 戰略落地的關鍵場景,必將成為碳中和實踐的先鋒力量與主力軍。
二. 園區能源運行面臨的現狀
2.1 信息孤島難以打破:
各業務信息系統并存,數據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,數據難以集中,不能有效利用。
2.2 管理對象多、難度大,管理運營能力薄弱:
設備、入駐企業、資產、訪客等管理對象多,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,管理效率低。管理方式粗放,現場抄表費時費力,人工統計分析困難,工作量巨大,運營成本高,安全保障弱,招商引資困難,收費困難。
2.3 基礎設施亟待改造:
弱電系統、園區網絡、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老化,缺乏對用戶體驗的關注,服務感知差。
2.4 建設缺乏頂層設計,智慧化服務不足:
缺乏前瞻性規劃,智慧化建設碎片化,不成體系,建成即落后。能源單一、能耗節能無頭緒、缺乏對能耗雙控及碳達峰管理的數據支撐,安全環保缺乏有效管理手段,節能投資回報率低。
三. 園區能源管理需求
能源供應要可靠:
通過智能化系統建設,實時監測園區能源、機電設備和環境等運行情況,保障能源可靠供應。
能源成本要降低:
診斷能耗水平,降低園區能源成本,降低碳排放。
設備運維要高效:
通過平臺來管理園區內數量眾多的機電設備和管線、提高運維管理效率。
智慧調控助增效:
園區的光伏、儲能系統、充電站運營需要配置合理的能源策略和動態調節
學習使用要方便:
方便訪問,學習難度小,使用成本低。
安全運營很重要:
關注園區用電消防安全、環境安全和用能安全。

四. 安科瑞園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解決方案
AcrelEMS園區智慧能源管理系統,以“零碳電源”和“能源調度”為核心策略,結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,打造零碳園區解決方案。方案涵蓋了可再生能源、電化學儲能、智能充電設施、微電網技術、節能策略、智慧運營等領域,實現了從能源生產、消費、存儲到管理的全鏈條碳減排。提升園區的綠電占比,促進綠電高效消納,降低能源成本,提高能源效率,推動園區實現可持續發展,邁向一個經濟、環境雙重效益的零碳未來。
4.1解決方案(低碳建設)
光伏建設:在園區屋頂鋪設光伏,為園區及其用戶的用電提供支持,電力自發自用,并利用余電上網,從而減少碳排放。
儲能建設:在園區建設儲能電站,合理利用峰谷差價,降低園區能源支出,反哺國網源荷均衡,實現能源經濟效益大化。
新能源充電樁:按需配套建設智能有序充電樁,充分利用新能源發電以及儲能電站轉化電力收入,通過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的連接實現負荷聚合。
空調節能改造:空調系統是辦公類建筑的耗能大戶,利用數據分析技術,發掘制冷效率高的負載率區間及工況變化的規律,通過控制技術應用,節約制冷主機5~15%運行能耗。
智慧能源平臺:打造零碳操作系統,匯聚園區內水電、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各類能源數據,通過源端互補、源網互補、網荷互補等多種互補模式以及相互之間的協調互補模式,實現園區能源智慧管控。

通過多源與儲能開展能碳管理,解決高能耗園區設備能耗大、電費高、擴容擴產、信息孤島等問題,實現能源結構優化、能效提升和低碳運營。

通過多種能源與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結合,解決工商業園區用電難、供電不穩定、市電弱等問題,實現供能多樣化、供電可靠性與供電連續性。

多種能源形式供能:
通過光伏/儲能/柴發等多種能源形式供能,優化能源配置,增強用電的多樣性和穩定性。
多種能源匯總調節:
通過匯總市電/光伏/儲能/柴發等能源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提供多重能源保護機制,確保用電的連續性。
智能調能自消納:
通過智慧能源管理平臺調控多種能源形式,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,提升能源的消納比例。
4.2 解決方案(節碳管理優化)

智慧能源管理:綜合能源管控云平臺,支撐多園區標準化運營;平臺是園區的能源運營業務提供有力的支持,通過平臺來標準化能源運營管理動作,園區可利用平臺進行能效分析、負荷預測、平衡調度等能源管控動作,實現能源業務運營模式的輸出。
空調暖通優化:空調暖通系統分析與優化,按行業經驗預計可節約30%能耗;
智能照明優化:智能照明分析與優化:按行業經驗預計可節約30%能耗;
4.3 解決方案(能源數據監管)

范圍更廣:采集控制對象范圍更廣、規模更大,各類系統進行融合、統一;統籌采集控制裝置的管理,優化配置策略,提升采集控制有效性。
環節更多:源網荷儲充各環節緊密銜接。
隨機性更高:電源側和負荷側均呈現強隨機性,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出更高要求。
多元化服務:用能安全監控、用能流向查看、用能數據分析、節能方案控制、智慧園區大平臺對接服務。
4.4 解決方案(功能模塊匯總)


4.5 解決方案( 園區供配電監控 )

4.6 解決方案( 電氣安全 )
AcrelEMS能方便的接入電氣火災監控系統、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、防火門監控系統、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,各子系統按照國家標準建設,子系統調試記錄、拓撲結構、運行記錄、故障報警自動上傳至平臺,通過平臺實現對涉及電氣安全和消防的子系統進行集中監控、統一管理。


4.7 解決方案( 搭建能耗計量體系 )
搭建園區計量體系,計算產品單耗、班組能耗等等;
根據用能單位類型進行分類計量;
根據次級用能單位進行分區域或分時段采集用能數據;
根據重要用能設備進行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分析,挖掘節能潛力。

4.8 解決方案( 光儲充微電網 )
安科瑞微電網系統解決方案涵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、分布式儲能系統、戶用光儲系統、充電樁運營管理系統等。
通過控制、計量、通信等技術,結合光功率預測、負荷預測等算法,將分布式電源、儲能系統、可控負荷、電動汽車、電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;平臺根據最新的電網價格、用電負荷、電網調度指令等情況,靈活調整微電網控制策略并下發給儲能、充電樁、逆變器等系統與設備,保證企業微電網始終安全、可靠、節約、高效、經濟、低碳的運行。

4.9 解決方案( 智慧能源平臺 )
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一種集成了現代信息技術(如物聯網IoT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和人工智能AI)的系統,用于監測、控制和優化能源使用,以提高效率并減少浪費。


五. 智慧能源平臺/平臺功能界面
5.1園區匯總
聚合區域內園區數據:區域風、光、儲、充裝機站點信息、區域減排總量
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計;
跨地區能源互聯,分層協同控制:動態預測區域重點企業能源供需,優化能源生產與分配策略,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、區域-企業多級調控,逐級分解任務,企業執行精細化調控;

5.2 系統平臺總覽
源-網-荷-儲-充.....等全量運行數據,存儲展示、狀態檢測、運行告警。直觀展示微電網系統電量、碳排、成本、設備運行等各類數據。實時呈現微電網電力數據流向和設備安全情況。

5.3 園區總覽
支持電站拓撲、光儲充監控、環境監控、策略執行、收益結算、態勢感知等。注:支持第三方平臺與子系統的接入,如視頻、充電樁、空調、相變儲能、電能路由器等。

5.4 電力監控
實時監測高低壓配電柜的電壓、電流、功率等電力參數,實現遙測、遙信、遙控、遙調。
實時監測各配電室溫濕度、煙感、門磁、水浸、有害氣體等環境參數,有害氣體超標聯動排風系統。
實時監測關鍵供配電設備運行情況,如變壓器、柴油發電機、UPS、直流屏等。

5.5 能耗分析
分類能耗、分項能耗、同比環比能源流向、能耗強度;

5.6 電氣安全
監測各電氣接點、母排溫度并實時預警;
實時監測0.4kV饋線漏電電流,異常時報警;
實時監測隔離電源狀態,發生異常時報警;

5.7 綜合計費管理
對建筑內用電、用水實現能源預收費,實現先繳費、后用能;電費可分為基礎電費、尖峰平谷電費、力調電費、公攤電費等,并提供電費賬單;提供能源財務報表;

5.8 智能照明
對建筑內照明進行集中管理,包括公共區域、停車庫照明;
通過系統實現集中控制、定時控制、光照度感應控制、人體感應控制、區域控制等;
對光照度有要求的特定區域實現調光控制;
對停車庫實現雷達感應控制。

5.9 分布式光伏
接入建筑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數據,采集光伏逆變器、并網柜數據,并進行日、月、年、累計收益分析和減排分析;
顯示逆變器詳細數據,包括逆變器信息、實時發電功率、日/月/年發電量、收益、發電功率及發電量趨勢曲線、直流側和交流側數據等;
實時顯示光伏電站一次接線圖,光伏組串直流/交流側實時數據。

5.10 充電樁智能有序充電
監控電動自行車充電樁、汽車充電樁的實時狀態,包括離線、故障、充電中、空閑等;監控變壓器負荷并對充電樁進行功率控制;
對平臺和充電樁的運營情況進行統計,并生成財務報表和運營報告,包括用戶充值信息、充電量/充電金額/充電時長等充電信息、用戶充值記錄、用戶消費記錄等

5.11 環境監測
配電室環境監測、機房環境監測、視頻監視、軌道機器人;

5.12 電能質量監測治理
監測各進線回路電能質量,包括電壓暫降、暫態、穩態、諧波畸變等數據波形記錄,進而判斷配電系統擾動方向,生成電能質量分析報告。
有源濾波裝置和無功補償裝置對0.4kV側電能質量進行補償和治理,實時監測有源濾波裝置和無功補償裝置運行情況,確保電能質量符合生產要求。
穩態監測、穩態曲線、諧波頻譜、諧波曲線、負荷曲線、暫態分析、SOE事件、極值統計;

5.13 告警分析
報警分類分級、報警訂閱、報警記錄、報警統計、語音播報。

5.14 光儲充協調控制
光伏——防逆流;
儲能——防逆流、峰谷套利、需量控制、柔性擴容;
光儲——防逆流、新能源消納、需量控制、動態擴容;
光儲充——防逆流、新能源消納、需量控制、有序充電;
源網荷儲充——防逆流、新能源消納、需量控制、有序充電、負荷柔性控制。

5.15 功率預測
多源數據整合:基于氣象數據、歷史運行數據、電網數據全面了解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。
高精度預測模型:機器學習算法能夠自動學習并適應不同條件下的變化趨勢,確保預測結果的準確性。
多時間尺度預測:
超短期預測:適用于日內調度計劃的制定。
短期預測:適用于日常調度計劃的制定。
中期預測:有助于中長期的發電計劃安排。

5.16 優化調度
基于能耗優、成本低和碳排放最少的經濟優化調度;
考慮電網供電力平滑與電壓穩定的安全運行調度策略;
需求側響應電網互動策略。

5.17 碳排管理
企業、部門、區域碳排監控;碳排統計、同環比分析;支持月、年碳排報表;碳盤查報告。

5.18 運維管理
設備檔案管理:重要設備包括變壓器、空調主機等設備信息,配置二維碼。
運維流程管理:任務管理、巡檢記錄、缺陷記錄、消警記錄、搶修記錄、通知工單。
設備維護:提醒用戶及時查看或更換相應設備,并提示維修或更換建議。
專家報告:系統定期為用戶生成能耗分析報告,提供專家建議。

六. 結 語
在“雙碳”目標下,工業園區作為碳排放的關鍵領域,面臨信息孤島、管理粗放、設施老化等挑戰。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以“零碳電源”與“能源調度”為核心,集成光伏、儲能、充電樁等設施,構建 源-網-荷-儲-充 協同的微電網體系。平臺通過數據匯聚與智能調控,實現能源精準監控、能效優化、碳排管理及安全運維,有效提升綠電比例、降低用能成本,推動園區向低碳、高效、集約化轉型,為“三生融合”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全面支撐。
關于我們
公司簡介榮譽資質資料下載產品展示
ARCM200L-MU電氣火災綜合監控裝置過壓欠壓過載過流監測 AIM-OL690V低壓發電機/電動機離線系統絕緣監測儀 ADL200W-CT/WF-1-D16ADL200W陽臺光儲防逆流電表 戶用光伏電表 AHKC-BS閉口式霍爾電流傳感器 APM521嵌入式網絡電力儀表服務與支持
技術文章新聞中心聯系我們
聯系方式在線留言版權所有 © 2025 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:滬ICP備05031232號-31
技術支持:智能制造網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